——泰戈爾《孩子的世界》
在我剛剛接手這個案子的時候,業主*先生已經在***公司交了設計費,并且已經進行了半年的設計對接。初次見面的時候,*先生就是個矛盾體,滿懷期待又充滿戒備,這個讓我很好奇,深聊以后才知道,他已經被上個設計師折磨得都要對這個行業失望透頂了。
“畢竟經過了半年的磨合,溝通了不知道多少次了,我以為我把我所需要的都說清楚了,然后做出來的東西完全get不到我的點,我都快瘋了,我相信那個設計師也快瘋了!”*先生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絕對有點恨恨的樣子,同時他又有點‘不懷好意’的看著我:“聽說你很厲害,設計稿都是一稿通過,敢不敢挑戰一下我的這個房子的設計”。
我很誠懇地說:“不知道*先生從哪個渠道得知我的厲害的?”
“電臺啊,聽說你是我們電臺特邀的設計師,我也聽好多朋友說起過你,說是不交費用不動筆的。”*先生的聲音明顯高了起來。
我繼續很誠懇:“不知道*先生有沒有接觸過全案設計”。“我知道的,現在你們設計師都說自己是全案設計嘛。”*先生明顯有點不耐煩了!“據我所知,張家港這個地方沒有設計師真正可以做到全案設計!”
“*先生你先不要急,我來跟你講講全案設計的三個基本確定,確定的效果、確定的造價、確定的工期,這些他們有跟你說過嗎?知道我的設計稿為何可以做到一稿過嗎,那是因為他們都是圍繞這套房子做文章,而我是圍繞您的生活做文章,我們來聊聊您的生活吧。”
*先生明顯猶疑了一下,在我的開導下,他的話匣子打開了,于是我們的故事開始了。
02 / 效 果 賞 析